战后欧洲史(卷三)

[美] 托尼·朱特
卷三 大衰退 1971-1989 图片 第1章 降低期望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难题。 ——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1971年 杀人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但是有的时候它是必要的。 ——格里·亚当斯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毛泽东 这是铅一般沉重的时刻——只要活着,就不会忘记。 ——艾米莉·狄金森 朋克可能是为文化理论家们发明的——事实的确部分如此。 ——罗伯特·休伊森 即使在20世纪60年代的喧嚣平静下来以前,造就这份喧嚣的独特环境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有史以来最昌盛的10年的最后3年里,战后的经济繁荣热潮结束了。西欧的“辉煌三十年”被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所替代,同时还伴随着大范围的工人失业和社会不满。60年代的大部分激进分子如同他们的追随者一样,放弃了“革命”,转而为自己的工作前景担忧。一些人选择用暴力对抗的方式;它们造成的损害和由这些行为导致的政府应对措施,引发了一些恐慌言论,认为西方社会已经“失控”。这种恐慌感被证明是夸大了的:西欧各国政府顶住了压力,显示出了超出旁观者想象的应变力。但是,不可能再回到“一战”后最初几十年的乐观或幻想中了。 当两种外部打击使西欧经济几近停滞时,经济滑坡的影响才刚刚开始。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单方面宣布美国废除固定汇率制度。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一直是国际货币比价标准的美元,从此以后将随着其他货币的汇率浮动。而促成这一决定的背景是美国因参与越南战争而背上的沉重军事负担,以及不断增长的美国联邦财政预算赤字。与美元挂钩的是金本位制,华盛顿政府越来越担心国外的美元持有者(包括欧洲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从而消耗美国国库的黄金储备。 美元自由浮动的决策从经济方面来看是理性的。美国经历了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的昂贵的拉锯战,并为此付出了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