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2012年版)

[美] 苏珊·桑塔格
献给我 萨拉热窝的朋友 前言 1876年,波兰赫赫有名的女演员海伦娜·莫杰耶夫斯卡移民美国,与她同行的有她的丈夫卡罗尔·查波斯基伯爵,15岁的儿子鲁道夫,青年记者、日后《你往何处去》的作者亨利克·显克维奇和其他几位朋友。在加利福尼亚的阿纳海姆小住一段时间之后,莫杰耶夫斯卡在美国开始了红极一时的舞台生涯,改名海伦娜·莫杰斯卡。小说《在美国》的灵感就源自于此。 这就是整个小说……的灵感。小说中绝大多数的人物是杜撰的,但与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并无太大出入。 然而,小说中的素材和轶事(经过改动)要归功于莫杰斯卡和显克维奇的著作和文章,以及有关他们的著述。我要感谢保罗·迪洛纳尔多、卡拉·埃奥夫、卡西亚·古尔斯卡、彼得·佩罗诺、罗伯特·沃尔什,特别是本尼迪克·约曼,是他们帮助我澄清了一些史实。我还要感谢明道·雷·阿米兰、雅罗斯瓦夫·安德斯、斯蒂文·巴克利、安·霍兰德、詹姆斯·莱弗里特、约翰·马克斯通格雷厄姆、拉里·麦克默蒂和米兰达·斯皮勒。1997年,有机会在洛克菲勒基金会贝拉乔中心专事写作一个月,为此我深表感激。 苏珊·桑塔格 “美国将如我所期!” ——兰斯顿·休斯 零 我犹豫不决,不,我战战兢兢地闯进一家旅馆的私人餐厅,里面正在聚会。室内同样是寒气逼人,充满严冬的气息。然而,在狭长而昏暗的房间里,身着晚礼服的男男女女往来如梭,似乎并不在意室内的寒气,我便独自享用角落里的火炉;火炉镶有花砖,圆乎乎的,一直升到天花板。我抱住火炉,把些许温暖揉进我的面颊和双手。我倒更喜欢燃烧着熊熊火焰的壁炉;但在这个地方,房间里都用火炉取暖。等我感到暖和了一些,或者说镇静了一些,便壮着胆子从房间中我呆的这一头走过去。窗外,雪花像厚厚的棉絮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背后是月亮的光环。俯身眺望,下面是一排雪橇和马车,马车夫裹着粗毛毯在座位上打盹,马儿耷拉着脑袋,僵硬的身体上飘落着星星点点的雪花。我听见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