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人

莫言
第一辑 作家一辈子干的一件事——在京都大学的演讲 时间:1999年10月23日下午 地点:日本京都 我能够在这里对你们演讲,是因为我写过一些小说,是因为日本的汉学家吉田富夫先生、藤井省三先生和其他的几位先生把我的一些小说翻译成了日文。我的小说能被吉田富夫先生、藤井省三先生和其他的先生慧眼看中是我的幸运;我能够踏上日本美丽的国土并对你们演讲是我的荣耀。而今天的幸运和荣耀,是我二十年前开始写作时做梦也想象不到的。 二十年前,当我拿起笔创作第一篇小说时,还是一个刚从我的故乡高密东北乡的高粱地里钻出来的农民,用中国的城里人嘲笑乡下人的说法,是“脑袋上顶着高粱花子”。我开始文学创作的最初动机非常简单,就是想赚一点稿费买一双闪闪发亮的皮鞋,满足一下虚荣心。当然,在我买上了皮鞋之后,我的野心便随之膨胀了。那时的我又想买一只上海造的手表,戴在手腕上,回乡去向我的乡亲们炫耀。那时我还在一个军营里站岗,在那些漫漫长夜里,我沉浸在想象的甜蜜当中。我想象着穿着皮鞋戴着手表在故乡的大街上走来走去的情景,我想象着村子里的姑娘们投到我身上的充满爱意的目光。我经常被自己的想象激动得热泪盈眶,以至于忘了换岗的时间。但可悲的是,最终我也没能用稿费换来手表,我戴的第一块手表还是我的父亲卖了一头牛帮我买的;更可悲的是,当我穿着皮鞋戴着手表在大街上走来走去时,也没有一个姑娘把目光投到我的身上,只有一些老太太用鄙夷的目光打量着我。 在我刚开始创作时,中国的当代文学正处在所谓的“伤痕文学”后期,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控诉“文化大革命”的罪恶。这时的中国文学,还负载着很多政治任务,并没有取得独立的品格。我模仿着当时流行的作品,写了一些今天看起来应该烧掉的作品。只有当我意识到文学必须摆脱为政治服务的魔影时,我才写出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这时,已是八十年代的中期了。我的觉悟,得之于阅读:那是十五年前冬天里的一个深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