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周岭
送给我的女儿 周子琪 前言 为什么我们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这几乎是我遇到的最多的读者提问。 读者:为什么自己一直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我问:你是怎么努力的? 读者:一年前,我决心改变自己。此后,我开始每天早起,每周至少跑3次步、读1本书,订阅了3个学习专栏,报了很多网络课,重新开始学英语……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刚开始,我确实感觉自己变化很大,但越往后越看不到希望…… 我问:那你有什么产出吗? 此时读者沉默了。 这是一个追求学习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如果不出意外,我相信你的改变之路也是这样开始的: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进步,终有一天,你开始痛恨那个懒散的、不思进取的、无所作为的自己,于是下定决心开始改变;从早起、读书、跑步到各种课程的学习,你坚信只要严格自律、勤奋耐心、持续学习,就一定能够改变人生,然而这条看上去无比清晰的成长路线并没有让你得到想要的结果,即使自己做的每件事看上去都正确且重要,即使自己每天都能持续行动,不浪费一点时间,但就是看不到希望。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经历过这种煎熬。如果你也面临这种困境(这种困境几乎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那不妨随我一起改变对它的认知,因为这背后隐藏着一个看不见的成长陷阱。相信我,一旦我们看清这个陷阱,就有可能省去数年的摸索时间,让自己真正远离沮丧和绝望,靠近幸福与成就。不过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认识一下“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这两个概念。 ·内向成长,即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 ·外向成长,即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编程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不妨把内向成长看作培养习惯,把外向成长看作打造技能。换成这个说法后,你可能马上就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了:我们过度专注于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即重习惯轻技能,重输入轻输出。 不是吗? 我们每天早起、跑步、读书、学习,身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