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金斯堡文学讲稿

[美] 艾伦·金斯堡
前言 安妮·沃尔德曼 西方第一所被佛教精神所感召的大学——那诺巴大学,就是在这里,艾伦·金斯堡开启了他的教学生涯。这所大学创立于1974年之夏,在那儿他满怀爱心,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撰写以“垮掉一代”文学主要人物为主题的讲稿,生动地解读了他那些同道的生活经历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纠葛。 对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这座位于洛基山脉山脊的小型大学城的一次造访促使艾伦、我和诗人黛安娜·狄·普里玛一起组建了杰克·凯鲁亚克虚空诗歌学院。艾伦和我共事二十三年,一起搞夏季写作研讨班直至他1997年去世,留下我继续这项工作。冥冥之中和这片山走到了一起,或多或少是受藏传佛教两千五百年来坚如磐石般的历史积淀的感召吧。这在当代文学可谓独一无二。那时,我们没有固定的办公楼,没有图书馆,没有办公用品,经费缺乏,甚至没有电话。但我们有美国人特有的求知欲,渴望探索更为广义的诗学,一如我们脚下丹佛东面洛基山脉到西面大平原的延伸,尼尔·卡萨帝曾在此地徜徉、驰骋,像一位头脑敏捷的炼金术士在进行思索。丹佛的道路四通八达,负离子在山脊上跳跃。由此,我们想出一个计划——建立一所“未来学院”(这个恰如其分的说法源自约翰·阿什贝利的诗歌)。该计划发轫于我们对诗歌及其伴生的诗学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实践的自信。“给诗歌一方净土”成为不二的信条。 受那诺巴的佛学氛围感召,艾伦启动了诗学计划,欲藉此使“最杰出的头脑”齐聚一堂,偏安一隅,得以继续神圣谈话、情感碰撞和进行文学创作。一切散乱、重叠的历史都栖身于此,并被赋予意义。凯鲁亚克幽灵般的意识在这些处所徘徊。艾伦在他大多数密友仍在世时就完成了“垮掉一代”的传记。何时何地,谁在什么情形下遇到谁,故事都以他独特的视角来叙述。格雷戈里·柯索打趣说,就差给“垮掉一代”建个养老院了。着手创建那诺巴大学时,我才二十出头,彼时已在纽约市鲍厄里街的圣马可教堂协助创立了“诗歌计划”,成立了我自己的先驱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