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的资本

[美] 维多利亚·伊凡希娜(Victoria Ivashina) [美] 乔希·勒纳(Josh Lerner)
译者序 银行螺丝钉 长期投资,正是螺丝钉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所以当编辑找到我,希望我能翻译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书名《耐心的资本》,心想,这不正是互相契合的理念吗? 所以很荣幸接受了邀请,翻译了这本书的内容,希望咱们国内更多的投资者能够了解长期投资的理念。 在投资里有句俗话:七亏二平一赚。 为啥呢? 有两个原因:追涨杀跌和频繁交易。 之前也有机构统计过,国内股票基金投资者,平均持有时间长度在2~3个月。 这还是平均值,如果是最近两年进入市场的新投资者,估计持有时间更短。 之前一位有名的基金经理,在分享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数据。 这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过去几年,在所有基金中,收益排在前列,净值也从1元涨到了4元多。但是,他分享了一个数据,大部分投资者持有他的基金的时间,非常短。37%的投资者持有不到90天卖出,平均收益率为3%;能坚持持有5年以上的投资者,只有0.4%。 要知道,他的基金过去几年收益很好,如果换一只收益排在平均水平的基金,持有5年以上的投资者还会更少。 能持有5年,几乎是千里挑一。0.4%是什么概念呢? 举个例子,高三考生考大学,在山东能考上“985”院校的,通常只占当年所有考生的1.4%。而坚持持有基金5年以上的投资者,只有0.4%。比一个学生考上“985”院校,还要难3倍以上。 所以“挑选一只好基金,长期持有就能赚钱了”,这个策略的执行难度,就好比对一个学生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了”,难度差不太多。 挑选优秀的基金,其实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 这是对我们个人投资者而言的。 那么机构投资者,是不是就可以更好地做到长期投资呢? 也不一定,不是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可以做好长期投资。 《耐心的资本》这本书所讲述的,正是机构投资者在私募股权领域的长期投资情况。并且机构投资者的持有时间会更久,通常是长达10年或几十年。 虽然这看起来跟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