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田英朗作品:罪辙

[日] 奥田英朗
1 捕捞海带的海禁明天就要开禁了。一想到这件事,宇野宽治就兴奋得难以入睡。虽然他晚上九点就早早地上了床,但睡意始终不肯降临。他起身喝了点儿酒,希望能借着酒力赶紧睡去,却反而更兴奋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再次翻身坐起,爬上瞭望台去吹夜风。 此刻,北方的天空中已经透出朦胧的曙光,在日本海的海面上映出细细的微光。海面上一片宁静。宽治闭上眼睛,耳畔传来绵绵不绝的波涛声。礼文岛的七月让人明白无误地体会到,地球是个浑圆的球体。 他一个人住在这间空荡荡的番屋里已经有三个月了。码头附近的海边还残留着不少在捕捞鲱鱼的鼎盛期建成的番屋,但大多已破败不堪。这一带的船主中,只有一个名叫酒井寅吉的还打算继续捕捞鲱鱼,便雇了宽治来打理渔船,并让他搬进番屋住。酒井一家则住在附近小山上新盖好的房子里。番屋里最老旧的一间已建成八年之久,因缺乏修缮,外面的墙壁已经严重风化,屋顶也时常漏水。宽治惊讶地发现,海风竟能对房屋造成如此大的破坏。 这些零零星星、久无人烟的古旧番屋,似乎也在预示着这座小岛的黯淡前景。 在北海道鲱鱼捕捞业的鼎盛期,渔民们往往只要撒下渔网便能获得高达二百吨的收成。然而盛况从昭和三十年起便急转直下,渔民们的收获不再以吨计,而只能按条计。至于捕捞量骤减的原因,有人说是由于狂捞滥捕,也有人说是因为水温起了变化,总之众说纷纭。上了年纪的人则带着些许挖苦的语气断言,这都是“老天爷的报应”。 其实,鼎盛期的那段繁荣岁月,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场梦。梦终归有醒来的时候,除了船主,其他人早就看明白了。 在那段时期,宽治还在上小学。但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鲱鱼捕捞给整个村子带来的热闹繁华。每年的一到三月,被当地人称为“渔痞子”的那些来自东北地区的渔工便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村里。他们撤掉番屋外面围着的防寒席,铲走积雪,住进番屋。每间番屋大概能住三十个人。之后,渔工们便开始为捕鱼作业作准备。渔船需要重新粉刷,渔具也需要修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