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宁

[俄] 阿尔志跋绥夫
第一章 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受最先接触到的世界与自然的影响而形成性格的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弗拉基米尔·萨宁却是在家庭之外度过的。没有一个人保护他或指导他,他的灵魂遂完全自由、别致地成长起来,恰如一株生在田野中的树。 他离开家有许多年了,当他归来时,母亲和妹妹丽达几乎认不出他了。他的面貌、声音及姿态没什么变化,然而有一些异样的新的东西,在他的内心成熟了起来,脸上焕发出一种新的神采。他是在黄昏时分到家的,他安然走进房里,好像他五分钟前才离开那里似的。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肩宽背阔,脸上表情平静,嘴角微带轻蔑的意味,丝毫看不出倦意或激动,以致他母亲和妹妹迎接他归来的热闹兴头,自然而然地沉静了下去。 他吃饭和喝茶的时候,妹妹就坐在他的对面,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她爱他,像许多浪漫的姑娘爱她们常年离家在外的兄弟一样。丽达一直将哥哥想象成与众不同的人,所谓与众不同却是她借助书本上的描写自己创造出来的。她把他的生活看作一个不为人理解的伟大人物的悲壮的斗争、磨难与孤寂。 “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萨宁微笑地问道。 这种专注的微笑是他脸上常见的表情,但是,说来很奇怪,本来是很美丽而动人的微笑,竟使丽达有点反感,在她看来,这种微笑似是自满的表现,丝毫没有受苦受难与经历斗争的痕迹。她没有回答,转身机械地翻起一本书来。 午饭过后,母亲亲切地摸摸他的头,说道: “好了,告诉我们你在那边的生活,以及你所做的事。” “我所做的事?”萨宁笑着反问了一下,“唔……怎么说呢……喝酒、吃饭、睡觉,有的时候我去工作;有的时候,我不做什么!” 起初,他好像不愿意说他自己的事,但是当他母亲细问起来的时候,他却很乐意地讲了起来。然而,也不知为什么缘故,总觉得他像在叙述别人的事一样,别人对其讲述持什么态度也无所谓。他的态度,虽是和善而且亲切,但缺乏那种亲人之间非同一般的骨肉之情。好像这种和善和亲切是从他那里自然地流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