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书

[日] 冈仓天心
图片: [唐]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局部) 画面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茶末入铛煮法。是现存最早表现唐代煮茶法的绘画,展示了初唐时期寺院煮茶待客之风尚。 图片: [北宋] 宋徽宗《文会图》 宋代将茶饮上升到品玩的游戏层面,斗茶之风盛行。宋徽宗就是斗茶、分茶的高手。这幅《文会图》就是宋徽宗所画的茶宴杰作,也是宋徽宗对宋代龙凤团茶点法和品饮环境的生动写照。 图片: [南宋]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画面中,左前方有一人坐在矮几上,正在转动碾磨磨茶,磨边有茶帚、筛茶的茶罗、贮茶的茶盒等,是宋代点茶品饮的真实写照。 图片: [南宋] 李嵩《罗汉图》 点茶是用茶箸或茶匙、茶筅在容器中将沸水(宋人称“汤”)与茶粉调出泡沫的技巧。点茶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在茶盏中点饮,如李嵩《罗汉图》,一种是在茶盆中点好,饮用时用勺舀到茶盏里,如刘松年《撵茶图》。 图片: [明] 陈洪绶《品茶图轴》 明代茶的品饮方式流行撮泡法。明代中国茶叶制作的主流由团饼茶改为散茶,改蒸青为炒青。由此,品饮方式也从末茶烹煮或冲点改为散茶全叶沏泡。同时,因为新的撮泡法流行,前代流行的碾、磨、罗、筅、汤瓶之类的茶具皆废弃不用,泡茶的茶壶才真正出现。紫砂茶壶因其良好的实用功能,而且以俗入雅,以平出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受到了士大夫文人的喜爱。 图片: [明] 文徵明《品茶图轴》 明太祖朱元璋罢进龙凤团饼茶,改进芽茶。煮法、点法逐渐淡出,饮法改为简便的芽叶冲泡。明代城市化发展迅速,茶馆林立,园林兴盛。文人士大夫优游于山林,品茗活动的内容有:琴棋书画、诗酒花香。品茶作为一种符号,纪游、饯别、雅集、卜居,都有它的身影。 图片: 德力富吉郎《茶道里千家》 图片: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骏河片仓茶园不二》 图片: 葛饰北斋《茶馆的新年》 图片: 铃木春信《御仙茶屋》 图片: 歌川国贞《深川八幡三轩茶屋雪之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