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无聊
[加] 詹姆斯·丹克特(James Danckert) [加] 约翰·D.伊斯特伍德(John D. Eastwood)
献给我的哥哥保罗。
常常无聊,从不厌倦。
詹姆斯·丹克特
给本和布朗温:
愿你们的日子充满
有意义的投入感。
约翰·D.伊斯特伍德 序言
···
换驾驶证那天,你早早就到了车管所,以为这样就不会赶上人满为患了。没那么走运。大家好像跟你想到一块去了,室内已经挤满了人。刚走到柜台前,你就被告知:“请取号并耐心等待。”
你恹恹地挪到最近的那把椅子,坐在那儿烦躁地扭来扭去,晃个不停。你抬着眼东张西望,想找点乐子。你已经看过这里的每一张海报,仔细阅读了从马路新手到起重机驾驶员需要知道的每一条规章制度,你瘫坐着,用手支着头。叫号很慢。倦意一阵阵涌上来,偶尔还有些怒意。你无精打采,却又焦躁无比,于是你又看起了海报,第二遍。随着时间缓慢流逝,想要行动起来的急切感越发强烈。
突然,你想起了手机。你兴奋地摸索着口袋,希望可以由此获得解脱。你戴上耳机,解锁手机,身体瞬间舒缓,思路顿时清晰,整个人平静了下来。危机已经解除?也许吧。你摆脱了一种相当不愉悦的感受,这是件好事……但是,无聊会不会是在向你传达什么信息?
···
当我们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当我们想要做点什么,但又不想去做手头正需要我们做的事情时,无聊就会找上门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怠惰或者萎靡不振的感觉。抑或与此相反,是一种“坐立难安”的感觉,焦躁地想做一件事,却不知道该做什么。虽然无聊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但我们都曾体会过它。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注意到它,并去理解它。在我们看来,无聊状态很让人着迷,也许(仅仅是也许),它还有它的好处。
数年来,无数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神学家都探讨过无聊这一课题。然而,尽管无聊无处不在,但迄今为止,它在科学领域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本书试图改变这一趋势。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学科,可以为研究无聊这一人类经验提供思路。作为心理学家,我们的专业领域涵盖神经科学和临床心理学,在过去十五年里,我们一直在发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