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6辑)

张一兵 主编
卷首语 前不久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据英国《卫报》报道,一位美国科学家对近1000个男女脑部进行扫描并绘制大脑神经连接图后,确证了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男女的大脑回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新的争论随之产生:究竟是男女之间大脑结构的差异导致了两性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呢,还是现实社会中两性形象的塑造对男女大脑的发育产生了后天影响呢?据悉,目前主流的心理学界普遍接受的是前一种观点。但在批判心理学家看来,答案可能不会如此简单。 借用俄罗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术语,批判心理学可以算作社会批判理论的“同路人”。其首要特征是对当前占据主导的、实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的批判,但是如果想要给这一学术流派以准确的概括,可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对于中国学界来说情况尤甚。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代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日益自然科学化,越发强调实验计量和数据分析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谈到心理学又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精神分析——要么是弗洛伊德式的性欲与文明的冲突,要么是拉康式的主体空位与真实的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批判心理学之于中国学界,就如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是批判的,但到底怎么个马克思主义法,怎么个批判法?还有待进一步说明。 令人高兴的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我们也愿意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国内学界介绍批判心理学这样一个特殊的学术流派。2011年底,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曾经在杭州举办了“第三届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系统介绍当前西方国家已经兴起并正在产生越来越广泛影响的批判心理学。奉献在读者面前的第一个专题“批判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就是由参会论文中精选出来的八篇文章组成,由王波约稿和翻译。这组文章的写作和翻译得到了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批判心理学思潮研究”(项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