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吕思勉
序例 我很想做一部《新史钞》,把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情,钞出来给大家看看。其原因如下: 中国历史是很繁的。要想博览,很不容易。专看其一部分,则知识偏而不全。前人因求简要钞出的书,亦都偏于一方面——如《通鉴》专记“理乱兴衰”,《通考》专详“典章经制”等——且其去取的眼光,多和现在不同。近来所出的书,简是很简的了。但又有两种毛病:(1)其所谓简,是在全部历史里头,随意摘取几条,并不是真有研究,知道所摘出的事情,都是有关紧要的。(2)措词的时候,随意下笔,不但把自己主观羼入,失掉古代事实的真相,甚至错误到全不可据。 因有这种原因,所以我想做部书,把中国的历史,就个人眼光所及,认认真真的,将他紧要之处摘出来;而又用极谨严的法子,都把原文钞录——有删节而无改易——自己的意见,只注明于后。但是这种书已经不大容易做了。——就做成了,也不大容易刻。 这一部书,是我历年在学校里教授所预备的一点稿子,联缀起来的。虽然和《新史钞》的体例相去尚远。然而其中也不无可取之处。给现在的学生看了,或者可以做研究国史的“门径之门径,阶梯之阶梯”。我这一部书,和以前出版的书,重要的异点如下: (一)颇有用新方法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其中上古史一编,似乎以前出版的书,都没有用这种研究法的。此外特别的考据,特别的议论,也还有数十百条。即如中国的各种民族——特如南族,近人所通称为高地族的——似乎自此以前,也没有像我这么分析得清楚的。 (一)读书自然不重在呆记事实,而重在得一种方法。我这部书,除掉出于愚见的考据议论外,所引他人的考据议论,也都足以开示门径;可称是研究史学的人必要的一种常识。 (一)这一部书,卷帙虽然不多;然关于参考的书,我都切实指出——且多指明篇名卷第——若能一一翻检,则这部书虽不过三十多万言,而读者已不啻得到二三百万言的参考书。且不啻替要想读书的人,亲切指示门径。 (一)现在读史,自然和从前眼光不同;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