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拓的诗世界

程千帆 莫砺锋 张宏生
杜诗集大成说 程千帆 莫砺锋 一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杜甫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前人论杜,或誉之为“集大成”,或誉之为“诗圣”,在封建社会中,这样的称誉是至高无上的。自从孟子用“集大成”这个词赞美孔子以来,有哪位诗人能戴上这顶神圣的桂冠而不被认为僭越?只有杜甫。这表明,绝大多数人都承认,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地位就像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一样,是无与伦比的。 那么,为什么本来是用来赞美孔子的“集大成”这个概念也能很恰当地移来赞美杜甫?“集大成”的哲学内涵与文学内涵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又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对孔子的赞颂,至少包含有这么几层涵义: 一、 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精神。《易经》“随”卦说:“随,元亨利贞,无咎。”《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可见儒家是很重视“随时”的,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正是意识到孔子产生于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新旧交替的大时代以及孔子承担了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这样两点事实。二、 充实完整,也即和谐。孔子总结、发扬了他以前的一切思想遗产,他的学说构成了一个充实而完整的思想体系,颜渊惊叹这个体系的无所不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孟子称其“金声玉振”,正是意识到孔子的学说有其内在的和谐性。焦循解释孟子的话说:“程大昌《演蕃露》云:‘《管子》曰: 玉有九德,叩之其音清专彻远,纯而不杀乱也。’此诸家之言孔子玉振者。曰: 其谓终条理者,为其叩之,其声首尾如一,不比金之始洪终杀,是为终条理。按: 始条理,《音义》云: 本亦作治条理……金声有杀,以玉振扬之,所谓治之使条理也。杀则细,振以终之,则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