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二十二岁的夏天

桃锦
楔子 二十三岁,夏天结束的那一天,我在国外旅行。是个海岛。我每天早上起床,独自沿着海滩慢慢地走,中午回到酒店睡觉,下午接近太阳落山的时候再出来。离酒店不远的那一片海岸边有一些礁石,当夕阳完全沉入海中的时候,它们就和天地一起变成群青色,散发出一种百年孤寂的意味。手机没有任何信号,我于是关掉了它。我觉得家里为了找我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但,真奇怪,我并不为此感到恐慌。 让我好好享受几天与世隔绝的日子吧。如果有可能,我愿意把一生的时间都消耗在这个海岛上,每天看着潮起潮落直到老死。但我心里明白我不能,我总是要回去的,回到城市里,回到我绝望而平庸的生活里。有一次我看到一艘船载着很多人出海,我想那应该是一个旅游团,船行驶了没多久,甚至它还没有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就有人从船上跳下去了。船很快就停了下来,一些人开始向下扔救生艇和救生衣,我看着这一幕就像在看一场电影。人生这个词真奇怪,我们都要死去,一些人看穿了某种东西,明白人生不过是虚无,所以他们提前让自己重归虚无。可是绝大多数人没这个勇气,在死去之前的很多年里,他们还得努力活着。 我的行李很少,一个朴素的背包,装几套换洗的衣服,洗漱用具,一双拖鞋,还有一个相机。 那是一个二手的胶片相机,金属外壳上已经有了不少斑驳的痕迹,好在功能正常,不会漏光。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在这个高像素手机横行的年代,甚至连数码相机都快要被淘汰了的年代,还有人在用胶片相机这种老古董,还有人愿意忍受操作的繁琐和一卷胶片只能拍三十六张照片的限制。我就是那个异类。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我只是迷恋胶片的质感,以及操纵老相机时那种咔嚓咔嚓的清脆快门声。一切风景,发生在世界上的人和事,用数据保存,不如用纸张来得长久。 相机是归沉送给我的。我在海岛上用它拍摄那些寂寞的鸟群和海平面。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冲印店,它能在如此现代化的时代中存在真是一个奇迹。老板帮我洗出了照片,我看到那卷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