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
导读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有一段记叙了一个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枪鱼,但后来鱼的大部分却被鲨鱼吃掉的故事。早在1939年,海明威搬到古巴时,他就开始计划以此为素材,写一篇情节完整的故事放到他的某个小说系列中。(实际上,他去世后,这个系列里其他的篇目作为《海流中的岛屿》的一部分被发表出来。) 1951年初,海明威终于开始在他哈瓦那附近的家中创作《老人与海》。1952年独裁者巴蒂斯塔将军再次发动政变上台。1945年联合国建立。1949年苏联成功地爆炸了一颗原子弹。1945年至1952年杜鲁门总统任职期间,美国奉行抵制苏联扩张的政策,于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950年美国还参与了朝鲜战争;从1950年开始,参议员约瑟夫·R.麦卡锡宣称要清查美国政府中的共产主义活动;美国人口的迅速膨胀和战后经济的繁荣刺激了整个国家的消费。《老人与海》虽然创作于这一时期,却在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之外(或说在边缘上)。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人不会交好运。第八十五天,老人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枪鱼。老人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血腥的踪迹,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枪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竭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人,他认为老人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老人在棚屋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这是圣地亚哥的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