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园

洛蕾
I 序章 “生死就像一张竖琴的两端,只有将两端都拉紧,竖琴才会起作用,奏出美妙的琴声。假如缺少了任何一端,竖琴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只有生而没有死的人生,只会沦落至无聊的深渊中。” 我微微移动眼球给这句话标上批注,今天晨读选的作家是西蒙·波伏娃。古代的经典之作总令我痴迷,在此之中二十世纪的尤为出色,不愧为古代世界的尾声。 “还没轮到我吗?”我问。 “欢迎来到《死后世界》主题乐园。”一个机械的声音答道,“今日的入园人数较多,为确保最佳的交互体验,请您稍等片刻。” 不仅这个语音系统,等候室里的一切都颇具二十世纪科技的怀旧气息,只有我身后的气体沙发是现代的样式。天花板、地面以及四周的墙幕上,各种各样关于死后世界的古代绘画缓缓放映,却没有透露半点乐园里的内容。此前我就听说这儿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严实,在垃圾信息成堆的互联网里竟然找不到任何影像资料,没想到就算到了等候室里也一样,真是抓住了如今人们最愿意为之掏钱的核心——神秘感。 这些古老的画作或许能将别的游客唬得云里雾里,但绝对难不倒我这个古画研究者。波提切利的《地狱图》、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达利为《神曲》作的插画、古埃及描绘冥界“杜厄特”的壁画、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图》…… 就在我得意之际,墙幕上出现了一副我从没见过的三联画:左右两联是对比强烈的天堂与地狱,中间那副画着一大群赤身裸体的人在草原上狂欢,而背景里全是些稀奇古怪的建筑。我对着它挣扎了几秒,找不到答案,于是便抛之脑后闭目养神了起来。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学识深厚的研究者,之所以读书的时候选择古代绘画是因为我对现代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毕业以后我既没有能耐创作古典绘画,也不够格留在学校里教书,只能写些古艺术专栏,勉强达到政府对最低工作量的要求。 为什么会有人花钱请我去给一座虚拟乐园写攻略专栏?我不太理解主编告诉我的原因,只知道他之前已经派过几个职业游戏记者,但他们都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