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后谈

周作人
关于《秉烛后谈》 止 庵 一九四三年八月六日周作人日记云:“拟编旧稿为二集,一曰《药堂杂文》,一曰《风雨后谈》。”《风雨后谈》后改名《秉烛后谈》,一九四四年九月列为“艺文丛书之六”,由北京新民印书馆出版。所收二十四篇文章,除《关于阿Q》写于一九三九年外,均作于一九三七年四月至十月,正如作者所说:“这都是《秉烛谈》以后所写的东西。”(《秉烛后谈序》)“风雨后谈”本是周氏在《宇宙风》上用过的题目,以后他两次想用这名字出书,又都放弃了,先是《秉烛谈》,再是《秉烛后谈》。作者曾为《风雨后谈》作序一篇,及至改名《秉烛后谈》,“序文另写,而仓猝未曾印在书里”,后来一并收入《立春以前》。 作者在《风雨后谈序》中说:“名曰‘后谈’,实在并不就是续编,然而因为同是在那几年中所写,内容也自然有点儿近似。譬如讲一件事情,大抵多从读什么书引起,因此牵扯开去,似乎并不是先有一个主意要说,此其一。文字意趣似甚闲适,此其二。”前一点亦即《夜读抄后记》中说的“我所说的话常常是关于一种书的”,几年来所写此类文章甚多,虽然在《秉烛后谈》中却未必占着很大比例;后一点道着此书主要特色所在,尽管前此之《秉烛谈》等这未必那么明显,——当然若从作者行文总的态度来说,倒是一贯如此的。《秉烛后谈序》说:“本书中诸文颇多闲适题目,”大约系指后半部分而言,这一时期作者多写此类闲适题目(除本书各篇外,还有不少收入《药味集》中),确是事实。作者曾说此前几种集子都“未能真正谈风月”,“风月”一语未必等同于“闲适”,但是多少也有相通之处。然而同为闲适题目,内容却可分为两类,其一表意趣,可谓真闲适,如《谈劝酒》,其一疾虚妄,一似别处之“古怪题目”,如《谈过癞》。自《夜读抄》开始的文章写法,到《秉烛后谈》基本告一段落,此后路数颇有变化,《自己所能做的》说:“我自己想做的工作是写笔记。”于是继之以《药堂语录》、《书房一角》一路文字了。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