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味集

周作人
关于《药味集》 止 庵 一九四一年十月十九日周作人日记云:“编选旧文廿一篇,拟付刊。”十月三十一日云:“安藤来,以文稿廿一篇付之,拟令名为《药味集》。”一九四二年三月二日云:“校阅《药味集》稿。”一九四二年三月该书由北京新民印书馆出版。其中《日本之再认识》(作者后来在《知堂回想录》中说,此文“乃是将‘管窥’之二的关于日本衣食住与之四的后半接合”,“题云‘再认识’,即言前此的认识都是错的”),一九四一年曾由国际文化振兴会出版单行本。除序外,《药味集》收文二十二篇,计一九三七年四篇,一九三八年二篇,一九三九年三篇,一九四〇年十二篇,一九四一年一篇。一九三九年四月,作者在《玄同纪念》中说:“我自己暂时不想说话,……在现今无论关于公私的事有所声说,都不免于俗,”此前一年多里,除若干短篇笔记(后收入《书房一角》与《药堂语录》)外,文章写得极少。《玄同纪念》又说:“我于此破了二年来不说话的戒,”开始了短暂的一段写作较多时间(除收集于此处者之外,还有《药堂杂文》中的十数篇,但是二者风格迥异,一是此前之延续,一是此后之萌芽;这是一个典型的过渡时期),至一九四一年又绝少有作品问世。《药味集》实为《秉烛谈》之后文章的一个精选本,即《序》所谓“自丁丑至庚辰此四年中,陆续写有六十余篇,兹因书局之需,择取其三分之一”。篇目之选取,似更多从文章本身考虑,故以艺术论,周氏散文中期之后半段几种集子中,以《药味集》最为整齐。晚年在给鲍耀明的信中也说:“昨奉书问拙作几种是否已有,其中似忘说及《药味集》,此书市上极难得,而内容‘敝帚自珍’,以为其中颇有可看之小文,如尊处未有即当奉上也。” (一九六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风雨后谈序》有云:“文字意趣似甚闲适。”《药味集》有四篇写作与《秉烛后谈》同时,此后诸文风格亦大致相近,故《序》中说:“此处所选亦本是以近于闲适之文为多也。”然而一云“似甚”,一云“近于”,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