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修订本)

林欣浩
前言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小孩子难以抑制内心的迷茫和惶恐,急匆匆问爸爸妈妈“人为什么活着”的时候,他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别胡思乱想。” 当大学生在宿舍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康德、黑格尔,想从中寻觅一丝真理的时候,他或许会被打球回来的同学们迎面嘲笑:“又显摆呢?” 当酒桌上的朋友们都在谈汽车、房子、情人、孩子,今年我去了巴厘岛的时候,某人却兴致勃勃地大谈他最近读叔本华的心得,他换来的,多半是满桌审视异类的目光。 当我们不断追问“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宇宙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不会觉得我们是爱思考的聪明人,只会觉得“你这个人好怪”。 可是对不起,这个世界上的怪人不止我一个。历史上,有很多聪明人也思考着上述“怪问题”,而且想得比我们深刻得多。 他们就是哲学家。 学哲学有什么好处呢? 有时我们会问:“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终有一死,我该做点儿什么才对得起这唯一的一生,才算没有白活过?” 这些问题很重要,是决定人的一生该怎么活的大问题。我可不可以不听从长辈和课本的灌输,自己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呢? 可以,哲学就是来干这件事的。 我们这本书,就要把“追问人生意义”当作最大的目标。 不过您别着急,我们一开始先不讨论这个问题。研究哲学必须先学习整个哲学史。在本书的前半段,我先讲讲轻松的历史故事,等您精神放松了,我们再开始讨论有意思的哲学问题。 上篇 理性的崛起 第一章 苏格拉底好讨厌 1787年,一群美国人在费城的一个房间里日夜不停地争吵。他们要做一件大事——为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设计一部宪法。 应该说他们的工作非常成功。因为至今二百多年以来,这部宪法几乎没有大的变动,美国制度也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 但您可能想不到,这部宪法有一个奇特的副作用,它能彻底改变我们对西方哲学的看法。 关键就在于它的第三条第二款。 这一条款规定,美国司法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