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讲座

[法] 娜迪亚·茱丽叶·布朗热(Nadia Juliette Boulanger)
1925年2月莱斯大学(the Rice Institute)在巴黎主办的音乐讲师讲座中的三场由娜迪亚·布朗热小姐(Nadia Boulanger)主讲的讲座。作者对于霍华德·亨纳尔斯先生(Howard Hinners)在编辑这三场讲义的手稿及本书出版方面提供的帮助深表感谢。 第一章 现代法国音乐 我们都应认同,本章的题目中的“现代”二字已经指明这里论及的是后弗兰克时代(post-Franckian period)的法国音乐,即,由福雷(Fauré)及德彪西(Debussy)作品开启的时代。这样区分当然略显草率,因为音乐之新旧本无明确界线。生活处于永恒的发展中,音乐亦是如此。演变从未停歇,但其演变的过程却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对于发生在眼前的本质及内容的变化一无所知。我们的感官过于迟滞,思维模式过于被动,以至于无法观察或记录这些变化,对其理解也限于皮毛而已。我们太易满足于已知事物,往往无法对习以为常、根深蒂固的思维及感知习惯作出持续性的细微调整,但正是这些习惯掌控着我们的人生。也正是因为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在这种满足感中无忧无虑地生活。或许,这一思维惰性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不知不觉中,这一劣习诱使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在不做改变的情况下使生活常新;比如相信在听惯了贝多芬(Beethoven)与瓦格纳(Wagner)的作品之后,我们能够毫无芥蒂地欣赏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的作品。然而,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做到。 因此,对于那些从未听过现代音乐,也无意花费力气通过长期投入来适应新的听觉感受、培养新的音乐鉴赏习惯的人来说,没有人能够如施魔法一般将现代音乐解释得简单明了。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激发那些尚未与现代音乐谋面的听众的好奇心,为他们提供更加通俗易懂的、准确的音乐鉴赏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来自于那些已经习得热爱音乐世界之妙,但却仍不可自由徜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