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汉简老子译注

吴文文
凡 例 一、本書以北大漢簡《老子》爲底本,略以郭店楚簡《老子》、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以及王弼本、河上公本、敦煌本等參校。校勘以是否涉及義理辨析爲主要標準,不涉及義理的經文皆不出校。 二、本書按底本文序抄録簡文。漢簡《老子》的分章點●位於每一章章首,今保留。衍文以下標的方式顯示並加{ };脱文補上,外加[ ];訛字在< >中寫出正確的字;通假字則在( )内寫出本字,古體字、異體字也在( )内寫出通行字,上述字例第一次出現時,爲避免行文繁瑣,只選取部分在注釋中説明。重文符號轉寫爲文字。查驗漢簡《老子》原圖版可參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本書插圖亦轉自該書。 三、關於“注釋”。 首先用現代漢語對相關字詞進行解釋,或列出不同版本的異文。 其次是歷代學者關於該字詞的釋讀,一般擇優采用一説,少數酌列另説。 注釋中只對涉及義理差異的相關版本《老子》異文加以羅列,同時做簡要説明,證據充分的,對其優劣進行辨析。爲節省篇幅,北京大學漢簡《老子》簡稱“北大簡本”。凡對前輩學者之説有所徵引,爲避免文繁,注釋中皆不稱先生,非不敬也。所引用著作的名稱均列於書末“參考文獻”,引用論文則直接在注釋中説明。 四、關於“校訂文及今譯”。 校訂文若對北大漢簡《老子》正文有校改,則在注釋中説明所據版本以及校改原因。北大漢簡《老子》中的衍文,在校訂文中删去。譯文根據校訂後的文字譯出。爲符合現代漢語的表述習慣,少數譯文將原文中省略的代詞等内容補足,並外加()。 五、關於“章旨”。 “章旨”是對每一章的主題進行概括;其次,闡明相鄰兩章在邏輯上、義理上的内在聯繫。這是由於《老子》一書中部分相鄰章節在内容上、思想上具有密切的前後承接關係,這種承接關係是老子思想邏輯嚴密性的重要體現,却難以在注釋和譯文中得到反映,在“章旨”中加以説明可以彌補這一缺憾。若無特别説明,所引《老子》經文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