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集

梁守中 导读 倪其心 审阅
导读 刘禹锡,字梦得,郡望中山(今属河北),籍贯洛阳,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出生于苏州嘉兴县,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晚年曾任太子宾客,后世称刘宾客。 一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开始由兴盛走向衰落。唐德宗时,直臣被贬,藩镇势大,宦官专权。德宗本人贪婪聚敛,到处搜刮,要各地节度使额外进奉财物,又大兴“宫市”,民不聊生。德宗末年,朝野出现革新政治的要求和思潮。于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趁着德宗驾崩、顺宗即位的机会,于贞元二十一年(805)进行了一场政治革新。参加革新的首领人物是王伾和王叔文。王叔文曾是顺宗当太子时的侍读,他经常向太子谈民间疾苦,希望太子以后能改革弊政。在二王执政期间,王叔文经常“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足见刘、柳在这场革新中的重要地位。可惜随着顺宗病重,宦官与藩镇内外勾结,胁逼顺宗内禅,传位给太子李纯(宪宗),这场革新也就结束了。顺宗内禅为太上皇时,于八月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故史称此次革新为“永贞革新”。“永贞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赐死,王伾遭贬后病死,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韩晔、韦执谊、陈谏、凌准、程异等八人一起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唐顺宗不久也死去。 刘禹锡先是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刺史,途次荆南(今湖北江陵)时,又改授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第二年(806)正月,唐宪宗改元元和,大赦天下。但诏书中明令:刘、柳等八人“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这使刘禹锡十分失望,然而却没有消磨他的斗志。九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奉召返回长安。但朝中的执政者并不喜欢王叔文集团的旧人回京,于是刘、柳等人又陆续被贬为远郡刺史;刘禹锡更因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被贬到最为偏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去,后得御史中丞裴度说情,才改贬连州。以后又陆续转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