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集

邓安生 刘畅 等导读 倪其心 审阅
导读 一 王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属山西)。生于唐武后圣历二年(699),卒于肃宗上元二年(761)。父处廉,官终汾州司马,后移家居蒲州(治在河东,即今山西永济),所以王维籍贯为蒲州河东,因居京师,又称京兆人。 王维少年时就工诗善画,并通晓音乐,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十五岁时所写《题友人云母障子》诗:“自有山泉入,非因彩画来。”已能说明他胸中有自然丘壑。他二十岁前就已写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洛阳女儿行》《西施咏》《桃源行》等名篇,这些诗有的表现出了积极用世的思想。 入长安后,得到岐王李范的赏识,待为上客。开元九年(721),王维二十三岁,中进士第,任太乐丞。在任因伶人舞黄狮子一事受到牵连,贬为济州(治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司仓参军。开元十二年(724),裴耀济为济州刺史,王维和他相处很好。开元十四年(726)冬裴在治理了大水灾后调任,次年春王维也回到长安。 返长安后,曾来往于两宗之间。王维自己信奉南宗,开元十七年(729),曾拜南宗道光禅师为师,这时他年约三十余。王维先隐终南(在长安南),在东都嵩山也有他隐居的地方。王维母亲师事河东人北宗普寂禅师。禅师开元前受命传教先在河东,后才入京,又到嵩山。据王维《请施庄为寺表》,说他母亲师事普寂三十余年,为母经营辋川,则当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近四十作右拾遗前。辋川别业地属蓝田,在终南山东麓,与终南别业是两个地方。 开元二十二年(734)冬,张九龄作中书令,擢王维为右拾遗。他有《献始兴公》诗说:“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表示自己任职是按照公正的标准,而不是曲徇私人关系。 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李林甫排斥异己,又宠用蕃将,这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王维在《寄荆州张丞相》诗中也表示有退隐的意思,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但他旋即奉使出塞,以监察御史衔参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府,一直到了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