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

马鹏波
一 在柳林街上,柳七是个讲究的老人,从五十岁那一年起,他就要求儿女们逢五逢十操办一场寿宴。 柳七五十岁的第一个寿宴,曾引发了柳林街男女老少不小的一场议论,议论的理由无非柳七过于年轻,柳林街上还没有给年轻人过寿的先例。然而,柳七自有一番打算绸缪,柳家世世代代从没有人活过六十,父亲五十八岁那年吐了一口黑血,撇下他们母子就去了,母亲在距离六十大寿不到半个月,突然死于一场莫名其妙的中风,父母先后倒在六十岁的门槛前头,柳七由此不得不接受柳家世代熬不过六十的宿命。他无法从生理层面完美解释柳家独享的“特殊待遇”,只能坚信,阎王爷给柳家安排了一套异于常人的命数,柳林街其他人活到六十也远远谈不上老,但对柳家人而言,日子过到五十,多半身子就算已经埋进土里了。倘若按照柳林街过寿的老规矩,他害怕等不来自己第一个寿宴就会先行死去,毫无疑问,这铁定会成为一生的遗憾。 对于父亲做寿的想法,儿女们很能理解,这让柳七在人世苦短的惆怅外感到一丝欣慰。五十岁的第一个寿宴做的相当隆重,摆了三道凉盘子,上了一道辣子鸡,遍请柳林街五十岁以上的人全部列席。五十五岁的寿宴比第一个寿宴排场还要大,凉盘子变成五道,辣子鸡外增加了肘花肉、糖醋里脊,柳七嘱咐儿女提前请来南塬上阵仗最大的响器班,那一回,柳林街凡是四十岁以上的人全部受邀上了席面,光是臊子面就下了整整六大锅。对自己人生前两个寿宴柳七很是满意,过完五十五岁寿辰,一颗悬在天上的心暂时放了下来,就如一个早早宣判了死期的刑犯,吃饱喝足干等行刑的一刻了。 如果说五十五岁之前,柳七数着日子求生,那么五十五岁之后,柳七便是数着日子等死。等死比求生显然要舒坦容易地多。柳七有条不紊地继续耗尽可能的余生,他对黑夜的重视远远超过白天,柳七拿捏不准自己具体哪天会死,只好把每个晚上都当人世最后一夜来过。他既不想死后麻烦儿女,干净利落了一辈子,也不放心自己的身体被后辈们过多摆弄,柳七每天晚上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