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独自玩耍

蔡晓柔 秦亦可
前言 尽管这个时代有很多人推崇孤独,但孤独其实只是很多无奈之下的选择。 尽管一个人可以在孤独中生活,但比起孤独,人其实更期待相互陪伴的温暖柔软。 人们需要在关系中不断印证自己的存在与被需要。需要在寒冷的日子里,大家拥挤在一起相互取暖;需要通过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来温暖自己的心灵。 可是,真实世界里,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成长经历,与此截然相反。 我们看到太多父母,因为工作忙碌而对孩子疏于陪伴,他们一心想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推向了孤独的深渊。 我们也见过很多父母,把孩子养得过于小心翼翼,丝毫不肯让孩子脱离自己的羽翼。这些孩子从小到大被过度保护,因而从不知主动争取,只知道被动接受,他们不需要付出,也不懂付出。然而这个世界上,在任何一种关系中,没有人会永远付出,也没有人只能按受。所以,他们难免孤独。 其实,这些父母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从出生起,就已经有了与人交往的需求。 ——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无可替代, 孩子能从亲子互动中获得安全感并激发良性情绪,形成信任、期待、关注、感谢等积极情感,学会交往,形成社会适应能力,并发展智力。 ——与小伙伴-起玩耍对孩子产生的潜在影响远远超出父母的想象。它决定孩子能否善于与人交谈、乐于与人分享,决定孩子是否可以从小就良好地适应社会化的交往。 然而,那些被父母“冷落”或是“惯坏”的孩子,他们如果想在小伙伴中间获得尊重和认同,会非常困难。 他们可能很善良,但也可能不懂分享:他们格外地敏感,分外地脆弱;他们可能很自恋,也可能很自卑;他们即使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却不具备基本的人际辨识和设防能力……总之,他们无法理解人情冷暖,做不到人情练达。 可是终究,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我们将孩子养大,给了他独自活下去的基础,这仅仅是完成人类的生物性。如果孩子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点,建立不了有效的社交网络,社会性不完整,他就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