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通信员

赵思家
献给 马克和如饴 以及 好奇的你 前言 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 ——汉·王充《论衡·死伪》 “多巴胺是快乐物质。”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忍不住在心中翻白眼。 要是它真是快乐物质,为什么现在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不快乐的人? 要真这么简单,为什么治疗抑郁症那么麻烦? 说到抑郁症,和它最相关的其实还不是多巴胺,而是另一个叫血清素的东西,血清素在大脑里负责解忧。绝大多数科普文章,写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 连我写科普文也逐渐习惯这样的“套路”:一旦抛出“多巴胺”“血清素”这样略有些专业性的词,就说明已经到达全文的高潮。这时读者的好奇心刚刚好被满足,且因为收获了新知识而有了成就感,又不会觉得内容很晦涩。最好就此打住。 这样真是省力。但可能因为我不靠科普吃饭,所以这样做,我敷衍的对象不仅是读者,还有我自己。如果只是想传递这样“省力”的科普知识,如果只是让人看了之后能在餐桌上吹吹牛,那为什么需要我来写呢?以科普为生的畅销书作者多了去了,我又何必去费这个劲呢? 亲爱的读者,你又是为什么要看科普呢?为什么不拿这份时间去看本小说、看部电影,和喜欢的人出去喝一杯呢? 自2016年10月《大脑使用指南》出版后,我就没有再动笔写过和科普相关的书。 其实前作卖得不差,但身边的前辈们——从出版社的编辑到演讲节目的导演——都告诉我,要输出观点,不要单纯地讲知识。明白是明白,但我难以妥协。 过去三年里,我恶补了不少科普书,从浅显的到比较专业的,从讲神经科学的到讲天文学的,几乎不“挑食”。有些畅销书确实很“套路”,但也有些真的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递,给我带来了新的视角。 诚然,我开始看科普书,是因为我作为一个半吊子的科普作者想从前辈那里学习(甚至暗自与自己的前作比较),但越看我越觉得它真的有其他类型的作品没有的独特魅力。现在信息流庞大,观点很多,但识别观点的知识储备却很难与时俱进,因此人们很容易被信息流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