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尔桑

刘祖光
一 东北,大兴安岭,冰雪山林。 封山育林,效果是很显著的。伐木工人已经快成为一个名词了,虽然,伐木工人曾经生活的痕迹依然存在。 如今的山林里,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所在。 危险,不仅在于没膝深的积雪;危险,不仅在于两点之后太阳消失后气温剧降的冰冷温度。 还在于,猛兽! “橐橐橐橐橐……”的声音,蝉鸣山更幽,寂静山林中的声响放大了很多,这种“橐橐”声沉重且迟缓,不是猛兽就是——人。 人是最猛的兽! 但今天,情况有些特殊,皑皑山林之中,一只驯鹿在寻找着枯草。厚厚的积雪下,是黄中带些许青的草,这些草对驯鹿来说,味道虽然不如夏天水草丰美时那么多汁,但在饥饿之下,有吃的总比饿着肚子强。天气寒冷,它需要能量。天气寒冷,猛兽出来的几率也比较小,所以,它出来觅食了。 在他不远处,一根长枪从一处伪装点伸了出来。 枪管,在颤抖。 拿枪的人,情绪兴奋,暴露出他还是个生手。 “巴特尔桑,耐心。” 说话的是一个老人,它穿着标准的鄂温克传统服饰。并不是电视里常出现的带着各种饰物显得花里胡哨的衣服,而是鄂温克猎手打猎时常穿的鹿皮氅。鹿皮氅不厚,挡风效果佳。穿上它,裹紧了,冷风吹不进,身手也利索,但因为不好看,闻起来一股腥臭味,因此年轻人不爱穿。 老人旁边的小胖孩,就没有穿鹿皮氅,他穿着羽绒服。 小胖孩叫巴特尔桑,老人是他的爷爷。爷爷的名字,也叫巴特尔桑。族人们喊他老巴特尔桑,小胖孩则叫他老巴,因为同伴们叫他“小巴”,叫他爸爸“中巴”。 族人们开玩笑说,这一家三口,老巴跑长途,中巴跑县城,小巴跑镇集,齐了! 还别说,巴特尔桑的叔叔家,真有一辆中巴车,跑“金沟——集成”线,经过四个镇,二十多个村子,到达县城。巴特尔桑家则开了家农家乐,他们实际上已经不像老鄂温克人那样生活在山林靠打猎为生了。 今天来山林里猎鹿,一是来旅游的客人想吃野味,猎来的驯鹿、狍子、雉鸡等他们最欢迎,价钱也卖得很高,剥下来的鹿皮,也能卖给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