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第四部):清宫外史(上)

高阳
序曲 光绪四年十月二十七。 养心殿内外几乎差两个月的天气,殿外的大水缸中,已连底结了冰,东暖阁内,却如十月小阳春——从穆宗以天花在此崩逝后,两宫太后再度垂帘,曾经大修过一次,门窗隙处严丝合缝,挡住了西北风带来的寒气,加上四个红铜铜的大炭盆,烘得遍体温煦,所以君臣议事,十分从容。 “四川东乡一案,至今未结。四川总督丁宝桢、云贵总督李宗羲的覆奏,情节不符。李宗羲覆奏,请援杨乃武一案成例,由刑部提审。臣等公议,这一案与杨案的情形不同:第一,案内人证众多;第二,四川路太远,提京会审,太拖累百姓了。至于由六部九卿会议,亦是难以悬断。臣等想请懿旨,特派钦差驰驿查审。” 恭王一口气说完,将手往后一伸,宝鋆便很快地将一张纸条塞到了他手里。 “这么办很妥当。”慈禧太后问道,“预备派谁啊?” 恭王看着那张纸条念道:“礼部尚书恩承,侍郎童华。” “恩承对于外面的情形也还明白。可以!”慈禧太后又说,“这个案子拖得也太久了,我都记不清下过多少旨意了。” “多少?”恭王回头问宝鋆。 宝鋆便看一看沈桂芬——他轻轻答道:“一共十二道。” 慈禧太后目明耳聪,已经听到了,“把那十二道旨意,还有文格的原奏,一起抄给恩承。” “是!”恭王陈奏另一件事,“昨天奉懿旨,让贵州巡抚黎培敬到京陛见。黎培敬从同治三年放到贵州当学政,在那里十二年了。贵州地方很苦,似乎该调剂一下?” “黎培敬官声不坏,是该调剂他一下,等他到京再说好了。” “既蒙圣谕,黎培敬想来不回任了。不如此刻就先派人补他的缺。臣……” “我也是这个意思。”慈禧太后抢着说道,“贵州叫沈桂芬去!” 此言一出,仿佛大白天打个焦雷,将人的耳朵都震聋了。每个人都拿她的话在心中复诵一遍,是啊,一点不错,明明白白五个字:叫沈桂芬去! “臣等不敢奉诏!”宝鋆先就抗声相争,“巡抚是二品官。沈桂芬现任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充任军机大臣,官居一品,宣力有年,不宜贬到边地。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