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开端

[日] 水野清一 编著
本书执笔者 水野清一:奔腾的黄河;狩猎人的变迁;农耕社会的开端;农耕文明的发展 樋口隆康:传说与史实;商的历史地图;商的都城及社会组织 伊藤道治:殷商的神灵;商的国家组织;商的产业 冈田芳三郎:天命于周;郁郁乎文哉;南北疆域 执笔者介绍 樋口隆康大正八年(1919年),生于福冈县。1943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曾任京都大学名誉教授、财团法人泉屋博古馆馆长等。2015年去世。著有《中国的青铜器》(中央公论社)、 《日本人从何处而来》(讲谈社)、 《古镜·古镜图鉴》(新潮社)、 《巴米扬石窟》(同朋社)、 《犍陀罗的美神和佛》(NHK出版)、 《丝绸之路考古学》(法藏馆)、 《三角缘神兽镜综鉴》(新潮社)等。 伊藤道治大正十四年(1925年),生于名古屋市。1949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曾任神户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等,1988年3月离职,改任神户大学名誉教授。同年4月,任关西外国语大学教授、国际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创文社)、 《甲骨文字研究》(合著,同朋社出版)、 《中国古代国家的统治结构》(中央公论社)、 《古代中国》(合著,讲谈社学术文库)等。 冈田芳三郎大正二年(1913年),生于大阪市。193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曾任平安女学院短期大学教授,退休后,任京都女子大学讲师。 第一章 奔腾的黄河 黄河河道 在中国的传统话语中,“河”指黄河,“江”是长江。虽然长江(全长6300公里,世界第三长河)比黄河更长,但黄河才是中国的代表。黄河中游地区的东西方向仅1000公里处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明以此为中心不断扩展,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东方。 这里所说的东方,所涵盖的范围并不十分明确,不过其中心大体为中华文明影响力所及的东亚地区,即“亚洲屋脊”——葱岭(帕米尔高原)以东的亚洲,包括中国本土、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