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袁了凡
译序 一 我有一个朋友,名牌大学毕业,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经商。经过原始积累,到90年代,富了,但,好像变得比以前更不安了。每年要花十几万请风水师啊命理师啊,帮他摆布家具,还要放生、拜神,诸如此类,说是可以趋吉避凶。我忍不住批评了他的做法,并用事例说明很多的风水师、命理师不过是深谙人性弱点的骗子。朋友笑笑,说他其实也不完全信,不过是买一个心安。 我这位朋友,不过是无数普通中国人中的一员。千百年来,中国人最关心的人生问题,是这样两个切身的功利问题:一个是如何保平安,一个是如何获得功名利禄。但耐人寻味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既不会深入到生死、真理这样的终极层面,也不会深入到制度、道德等社会层面,而是把它们看作个人问题,是需要自己找到解决方法的问题。 而大多数人找到的方法就是归在神、佛、仙、命理、风水等名下最简单的形式主义的方式。而且非常功利,画个符,就要马上驱邪;念个咒,股票就要立刻上涨。抄了一遍心经,恨不得癌细胞即刻消失。如果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就是不灵。中国人经常说的,是这个庙或这个命理师,灵不灵。灵还是不灵,是很多中国人选择信仰的一个标准。不幸,这个灵还是不灵,又非常主观。所以,所谓的灵,往往不过是皇帝的新衣,自欺欺人。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1583年到达中国肇庆,一直到1610年在北京去世。他在《中国札记》这本书里谈到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说最令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中国人信风水,“一本黄历上写着每个日子适合做什么”,“非常荒唐,而这群骗子居然能够骗到皇帝和平民”。在他看来,这些看风水算卦的骗子是中国的大害虫。 利玛窦犀利地指出了中国人信仰体系里最低的一个层面:总是想着要通过命理风水、求神拜佛之类达成趋吉避凶的目的,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直到21世纪的今天,这种极其功利的近乎巫术崇拜的迷信,仍然是一个广泛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官员、平民、富豪、穷人当中。但是,如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