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中的人

[德] 娜塔莎·沃丁
献给奥列格·多布罗兹拉科夫 致以感谢和爱 一 那是十二月的一天,狂风呼啸,阴雨连绵。灰色的云层在空中迅疾移动着,我开车穿行在一片空旷荒芜的弗兰肯丘陵地带。这个我度过大部分童年和青春期的地方,长久以来已经化作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此刻我透过车窗看到的景色却与记忆中几乎没有半分相似。狂风卷起颗颗硕大的雨滴砸在前窗玻璃上,车顶上空一片咆哮。 距离上次来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我思忖着,不知那些我们曾经住过的“难民楼”——那片为过去的强制劳工建造的简陋的战后住宅区是否还在。住宅区坐落在雷格尼茨河畔,远在乡村小城之外。雷格尼茨河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经成了莱茵—美因—多瑙运河的一部分。开车经过时,我甚至没能一眼认出这里,定睛再看才发现其中的变化:住宅区消失了,至少现在我看到的景象与记忆中大相径庭,摆在眼前的是焕然一新、色彩柔和的建筑外墙和现代化的塑钢窗户,可以料想墙内是配备中央供暖和热水的公寓。不过,那片住宅区并没有被拆除,恰恰相反,它们被翻新整修了。虽然这在我看来很不真实,但现在这里属于城区,而且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建城区。如今,此地的居民向外看到的不再是一片荒野,不再是那片曾经横亘在我们与德国人之间的无人区,而是一个坐落在繁华街道上的购物中心。当年那个偏远的、仿佛与世隔绝般的地方已经变成一片普通的住宅区,融入了城市。而五六十年代我生活在这里时,这座城市对我来说还像是一颗遥不可及、只有德国人才能居住的星球。那时,我一心只想逃离难民楼。如今,在1989年,这里几乎已经面目全非,我感到,有些不知不觉融入我生命的东西也随之消失了。 我把车停在墓园前。我们下车后,妹妹失声大叫了一声,声音有些刺耳。沃尔夫冈、我的朋友海克和我沉默着。两分钟后,我们站到了太平间的窗前。我对这里的过往再熟悉不过了。在那里,我看到了那口敞开的棺材,父亲静静地躺在里面。相比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死后的样子在我看来要自然、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