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之物

[美] 柯浩德(Harold J. Cook)
《全球史译丛》 主编 刘新成 执行主编 岳秀坤 编辑委员会 李伯重 李庆新 梁占军 刘北成 刘家峰 刘文明 刘新成 施 诚 王立新 夏继果 向 荣 岳秀坤 “全球史译丛”总序 全球史(global history)也称“新世界史”(new world history),20 世纪下半叶兴起于美国,起初只是在历史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门从新角度讲述世界史的课程,之后演变为一种编纂世界通史的方法论,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史学流派。 一般认为,1963 年麦克尼尔出版《西方的兴起》一书是全球史诞生的标志。40 多年来,全球史在西方史学界蓬勃发展。在美国,2000年全美已有 59%的公立大学开设了全球史课程,5 年后又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甚至以法律形式要求所有中学讲授全球史。在加拿大,全国 26 所研究型大学中已有 14 所开设了名为“全球史导论”的研究生课程;2005 年有些大学把全球史列入了本科生教学计划;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和魁北克两省,75%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全球史课程。在德国,世界史教育已有上百年历史,但近来出现了有关如何讲授世界史问题的热烈讨论,不少教师和学者主张用“全球史观”改造乃至取代传统的世界史教育体系;2005 年在德国召开的“欧洲全球史学大会”更把这一讨论推向高潮,年轻一代史学家多数是全球史的积极拥护者。在意大利,2001 年全球史课程进入中学;在 2002 年意大利历史学家大会上,虽然仍有许多史学家坚持认为世界历史只能是国别史和地区史的总和,不可能存在全球一体的历史,但同时他们也承认,进行国别史和地区史研究也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在哥伦比亚,虽然全球史尚未列入正式课程,但全球史的理念和方法已被史学界广泛接受;许多历史学家主张,由于拉丁美洲的历史与印第安人的历史,与欧洲史、非洲史以及其他许多民族和地区的历史都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当将拉美各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