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演义3

王觉仁
第一章 诸葛亮谢幕 孙权称帝,经略海外 公元229年农历四月十三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登基称帝,大赦天下,改元黄龙。 同日,孙权追尊亡父孙坚为武烈皇帝,追尊亡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王太子孙登为皇太子,封孙策之子孙绍为吴侯。 主公由吴王升格为皇帝,麾下群臣的官职自然跟着水涨船高了:陆逊由辅国将军进位上大将军,诸葛瑾由左将军进位大将军,步骘由右将军进位骠骑将军,朱然由昭武将军进位车骑将军,朱桓由奋武将军进位前将军,潘璋由平北将军进位右将军,等等。 而满朝文武中,唯一一个没有升官、仿佛被孙权遗忘的人,就是老臣张昭。 张昭不仅没有升官,还在登基大典上,被孙权当众羞辱了一把。 当时,孙权颇为感慨地对百官表示,自己能有今日,吴国能有今日,全是周瑜的功劳。身为两朝元老、辅政大臣的张昭闻言,觉得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自己肯定得站出来说两句,首先当然是歌颂一下孙权的英明神武,顺带也表一表自己的功劳——毕竟他是当年孙策指定的顾命大臣,孙权能有今日,焉能没有他张昭的辅弼之功呢? 于是,张昭举着朝笏,跨前一步,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开讲,孙权却忽然抬手止住了他,然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冷冷地说了这么一句:“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三国志·张昭传》注引《江表传》) 意思是:假如赤壁之战前,孙权听从了张昭降曹的主意,今天恐怕已经在要饭了。 此言一出,无异于当众扇了张昭一记响亮的耳光。张昭木立当场,顿觉脸颊火辣辣的,一张老脸不知该往哪儿搁,半晌才“扑通”一声跪伏在地,脸上冷汗涔涔,嘴里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张昭之所以被孙权当众打脸,首要原因就是当初那个“降曹”的馊主意。当年若不是周瑜和鲁肃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今天的孙权恐怕早已埋尸荒野了,说“要饭”都是轻的。仅此一事,就足以让孙权记恨张昭一辈子了。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张昭仗着自己“两朝元老”“顾命大臣”的身份,经常犯颜直谏,不止一次让老板下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