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醉金迷

张恨水
出版说明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市人。我国著名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大仲马”“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笔名“恨水”取自李煜词《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最后一句。 张恨水1911年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凭借长篇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此后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问世,将其声望推到顶峰。 张恨水的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严谨而完整,他以鸿篇巨制描写了一幅幅跌宕起伏而又深具时代特色、深入人心的人生百态画卷,将中国通俗文学推向了更高峰。其小说雅俗共赏,老舍称其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纸醉金迷》创作于抗战胜利初期(1946年在上海《新闻报》连载,1949年4月由广州国光新书局首次出版),是张恨水从言情转向批判现实的杰出之作,也是张恨水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故事以1945年的陪都重庆为舞台,描写了重庆从上到下——银行家、公务员、小商人、交际花、老妈子,甚至苦力工人——无不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人人都陷入倒卖黄金、炒作债券的金融旋涡中。待抗战胜利后,投机者的一切都化作了泡影。可以说,《纸醉金迷》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品揭示了特殊年代下,人性在金钱面前的迷失与挣扎。 为保持其作品原貌,本书保留原版习惯用字、通假字和标点用法,仅对文中明显的编校错误、笔误和个别错字做必要的订正,并按规范对原版繁体字进行了简化。其行文习惯与用词可能与现代规范用语不一致,望读者注意辨识,勿产生误解。 纸醉金迷 一 重庆一角大梁子 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