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的开国

[日] 波多野善大
本书执笔者 波多野善大:绪言;东亚世界与欧洲世界;欧洲世界的发展与东亚;东亚的锁国;广州与长崎;中国的开国——鸦片战争;广东民众的抗英运动——“亚罗”号战争;太平天国的革命与反革命;日本的开国;西太后与李鸿章;对俄纷争——伊犁问题;对法纷争——越南问题;对日争端——琉球、台湾问题;日清冲突;瓜分中国;革新运动的发展;革命旗帜升起;藤村道生;朝鲜的动向;日俄战争前夕;日俄战争 樱井敏照:中国民众的愤怒;亚洲民族的觉醒 执笔者介绍 藤村道生:昭和四年(1929年)出生于名古屋。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于名古屋大学文学部毕业。先后任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助手、上智大学文学部教授。主要作品有《山县有朋》《日清战争》《日本现代史》等。 樱井敏照:大正十五年(1926年)出生于名古屋。昭和二十八年(1953年),于名古屋大学毕业。任东邦高中教谕。 绪言 之前各卷均讲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历史发展。对于其他国家与民族的讲述仅局限在与中国相关的领域。特别是,对于欧洲及由其殖民地发展起来的美利坚合众国的论述几乎没有。 从这卷起,欧美各国开始与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各国发生了重大关联。也就是说,此前仅通过商人或特许贸易公司与欧美各国拥有私下关系的东亚各国,开始与欧美各国建立起了正式的条约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开国”。“开国”后,与欧美各国的关系变成了亚洲各国的重要课题。为什么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一开国是强迫的结果。 被强迫开国意味着,强迫的一方欧美各国(之后日本对朝鲜也是如此)有让中国、日本等国家开国的需求,而中国或日本并没有这个需求。不,倒不如说,尽管中国、日本或者之后的朝鲜有着不宜开国、不能开国的理由而不愿开国,但却被欧美各国“强加”了开国,这么说更符合实情。 欧美各国为什么强迫中国、日本开国呢?迫使中国开国的英国和迫使日本开国的美国之间虽然有些差异,但就像英国最为典型的表现那样,都是因为使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