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沉

张恨水
自序一 平生作了许多长篇小说,我母亲所最爱的是《金粉世家》。远在未出版单行本以前,当初稿在北平《世界日报》发表的时候,家里的儿女们,逐日地把小说念给她老人家听,有时她老人家点头微笑,有时也就立刻给予一个正确的批评。这原因在于她老人家曾在略近富贵的大家庭中生活过一个时期,她知道这富贵大公馆里,会产生一些什么事。可是我内人所爱好的,却是这部《夜深沉》。我们的结合,朋友们捏造了许多罗曼斯,以为媒介物是《金粉世家》或《啼笑因缘》,其实并不尽然。假使《夜深沉》远在我们未结婚以前出版,介绍人应该是它。 我为什么引出这两段话?我感到文字是生活的反映,那文字与某种人有关,某种人就会感兴趣。内子是北平生长大的,她觉得《夜深沉》里的北平风味颇足,离开北平太久了,昼夜梦着那第二故乡,开卷就像眼见了北平的社会一样。她并且说:她看见过丁老太丁二和这种人物,给她家做针线的一位北平妞儿,几乎就是田家大姑娘。因之内人把百新书店由香港带来的一部《夜深沉》,前后看过七八遍,她说,她如是图书主管机关人物,她一定给我一张褒奖状。她太息七旬老母远隔在故乡,不然,她要给老人家推荐这部书,从头至尾念给老人家听。其实,她太主观了,也不尽对,我就感到这部书有很多漏洞。 这里我必须说这部书写出的经过。二十四五年间,我在南京,开始和上海《新闻报》写这篇特约小说。我的意思,是要写社会一角落的黑暗,而同时也要写低层社会里有不少好人,这与我写的南京故事《丹凤街》,意思相同,我向来喜欢在低层社会找出平凡英雄来。后来大战兴起,我辗转来川,这部书已写了一半就中断了。二十七年,上海重庆间照常通信,《新闻报》一再来信,要我写完这部书,我在情绪极不好的环境下,勉强把书写完了,我并没有得着一度整理的机会,上海方面就出了版,交百新书店发行。去年,百新和我商量,在后方印行,我自无不可,曾把原书修改一番,无如百新是将纸型由上海带到后方来重印的,为了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