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地图:人体解剖是怎么一回事

[日] 坂井建雄
前言 先请读者回答一个问题:“0岁、10岁、20岁,人体哪个年龄段的骨骼数量最多?” 正确答案是0岁。刚出生的婴儿有300多块骨头(也可以说有350块左右),其中包括一些分离的细小软骨。所以婴儿的头部和躯体是非常柔软的,颈部都无法直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软骨生长为骨骼,分离的骨头逐渐愈合,成年以后我们共有206块骨头。 这些知识都是可以从书本中获得的,但是正确与否,就需要去验证。医学的发展,需要不断修改和验证前人遗留的史料,而人体解剖正是验证这些遗留史料的手段。 人体被称作神秘莫测的小宇宙。 我们在进行宇宙探索的时候,地图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果事先不做好准备,谁能保证不在宇宙中迷失呢? 解剖学正是这样一张人体地图,当我们在人体宇宙中遨游时,它指引我们到达我们想去的脏器和组织,并且告诉我们这些脏器和组织的功能和特性。 比如,对脑梗死患者实施血管扩张治疗术时,需从大腿根部动脉插入一根导管一直通向大脑。如果错误地插入其他血管,导管就会跑到心脏或者其他脏器,根本不能到达大脑。为防止错误的发生,必须对人体内部进行观察。医学院的学生通过人体解剖实习课,掌握肌肉、脏器的形状和位置,理解血管、神经的走向和分叉点等。 学习解剖学,需要观摩人体模型,记住大量的器官名称。初入门的学生总是认为,这门学科“实在太无聊了”,但是一旦开始上解剖实习课,又无一不是既紧张又激动:大家都看过解剖图,对人体充满好奇,而等待他们的实际情况却是,人体打开以后没有颜色上的区分,非常难以理解,再加上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完全不像教科书上写的那样。 人体解剖,犹如在未知领域中探索宝藏一般,首先切开皮肤,剥离肌肉,再寻找脏器,这个工作很像研究博物学。 博物学正是通过对大自然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从中获得知识。解剖学通过人体,探索自然界中那些不可思议的奇妙现象,深入人类的未知领域,体味大自然的魅力,学生们无一不被知识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