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专注,越安宁:瑜伽与冥想

牟木
图片 序 把瑜伽的事,变成人生的事 一个宁静的早晨,禅坐后,我从禅堂出来,照样打开音乐,慢慢地做早餐。心沉静时,盘碗蔬果都有静谧的光泽。清晨时,我多半会选择沉静温婉的音乐,窗外时有鸟鸣,像禅修后的呼吸,绵绵密密、若有若无的,让人沉浸在眼下的事情里。 伴着呼吸和宁静感受开始的一天,会让心如同经过晨光的洗礼,带着明亮与清安、虔敬与平常。走出房门开始待人接物时,我也会比从前带有更舒展的面容、更冷静的观察与更善意的交流。随着这些年瑜伽与禅修的持续练习,我渐渐领悟:觉知,该是自己生命的核心,而自己一直持续练习的这些古老的动静功法,也是为了让心每一天能从觉知出发,如实地观看、参与、提醒,并懂得什么时候该停下来。如果带着觉知,这一天或许事务忙碌,却可以让悠闲的心忙而不乱,沉而不坠;这一天或许轻闲无事,却可以让警觉的心闲而不散、轻而不浮。 从最初慢慢悠悠地开始、断断续续地习练,到把每天的独处时间交给瑜伽与禅修,我已经坚持二十年了。我的体重从起初的140斤减到了110斤,基本不反弹了;整个人的面相也舒展和悦了;气色也从过去不健康的黯黄变得红润透着光亮。练习时间越久,方法越驾轻就熟,对于修行反而越来越不敢松懈了,甚至会把自己某一天的烦忧,归咎于今天在禅坐垫上最后那十几分钟的偷懒与放弃。很有意思的是,自己在瑜伽中那颗跳动不安和昏沉懒惰的心,其实就是每一天、每一刻面对种种生活事务的那颗心。 图片 在修行中找借口不想继续做下去的念头和习气,与日常生活中总想寻找新鲜刺激、不安于现状、放任懒惰的习气,其实是一样的;在练习中总想挑战更难的动作和更标准的身材,和日常工作中缺少自信却总想攀比竞争、缺少安全感的心,也是同一的。日常身心受苦的那些根源,原来不是某个人某件事,而是一直以来的习气与观念。 修行让人越来越明晰地看清自己,甚至有时都会不好意思,但我尽量不去指责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困在了自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