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刺绣

[日] 长草敏明
图片 长草敏明先生《日本京都刺绣》序 钱文忠 终于到了为长草敏明先生《日本京都刺绣》的中文版写“序”的时候了,我的惶恐愧恧与日俱增。之所以如此,至少有两个原因。 首先,长草敏明先生是在当代日本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京都刺绣艺术家,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存在。面对这样的一位艺术家以及他的作品,我们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其次,在长草敏明先生面前,我只是一个后生小子。按照中日通行的规矩,起码是旧时的规矩,后生岂敢为先生作“序”?古语有“佛头着粪”之讥,典出佛书,针对的却正是类似的斗胆失礼之举。因此,我必须说明,这篇文字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序”。请读者诸君将其看作“前言”,或“写在前面”。 我当然没有资格来介绍、评说长草敏明先生在刺绣领域的成就。但是中日都有“知其人”之说,那么,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和长草敏明先生相识、交往的几个片段,努力描摹一下长草敏明先生给我的印象,或许可以帮助读者诸君更好地欣赏先生的刺绣作品。而这,或许是我合适做的事情吧。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前,我经常去日本会友、访书、观展、游览。我有幸结识长草敏明先生,是拜上海山下机构创始人陈佳雯老师之赐。多年来,陈老师与山下机构致力于中日茶道、花道的交流,并且在日本茶圣千利休的安憩之地,成功举办了中国茶文化的展示。陈老师对日本的喜爱和了解,自然非普通旅游者所能比。 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先生的场景。我们一行沿着京都幽静古雅的小巷穿行,所经多见古木森森的神社寺院,这是一种真切的穿越。尽管这么说实在有些斗胆,甚或狂妄,然而我对京都确实没有陌生的感觉,反而有一种超越时空的亲切。由于专业的缘故,我曾经下过苦功阅读《唐两京城坊考》之类的著述。京都的街坊屋舍,触目可见的带“洛”字的店招,都仿佛将千年前的长安、洛阳唤醒到了眼前。 先生的工作室贵了庵是一个古气盎然的小院,木门木栅栏泛着久经岁月淘洗的微带白色的沉静淡褐色,透过栅栏,可以看见院内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