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教育:雅斯贝尔斯教育漫谈

[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
译者序 本书作者卡尔·雅斯贝尔斯系20世纪德国杰出的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雅斯贝尔斯出生于德国奥尔登堡,早年曾在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学习法律和神学,后于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1909年毕业之后,雅斯贝尔斯前往海德堡精神科病院工作。由于不满当时的医学界对精神病学的研究方式,雅斯贝尔斯立志改善精神病学研究,并于1913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心理学临时教职,后转为长聘教职,其研究领域从心理学逐渐扩展到哲学。1921年至1937年,雅斯贝尔斯担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二战”时期,雅氏曾因妻子的犹太人身份而遭到解聘,终于1945年德国战败后恢复教职。1948年,雅斯贝尔斯来到瑞士巴塞尔大学工作,随后定居巴塞尔,直至1969年与世长辞。雅斯贝尔斯为精神病学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其哲学作品亦给宗教哲学、历史哲学和跨文化哲学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 本书原名Was ist Erziehung?: Ein Lesebuch,是雅斯贝尔斯论述其教育理念的文章结集,最初由德国皮珀出版社(Piper Verlag)于1977年出版。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将教育分成三种基本类型,即书院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在书院教育中,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其本人并不会从事研究工作,因此学生也只能获得僵化的知识,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毫无疑问,这种知识的堆砌只会将学生通向精神自由的道路堵死;在师徒式教育中,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会对自己的学生耳提面命,而学生唯一要做的就是乖乖听话,这种消极的服从会导致学生逃避自己的责任,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学生个性的泯灭;而雅氏最为推崇的苏格拉底式教育则完全不同,在其“助产式”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者的思想和对话都是自由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并非固定的知识,而是无穷无尽的问题,“不知”才是绝对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