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占龙憋宝:七杆八金刚

天下霸唱
第一章 崔老道听书 1 说起民国年间,天津卫什样杂耍集中的地段,首屈一指的是南市三不管,河北鸟市位于其次,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是河东地道外——泛指老龙头火车站的后身,过了铁道那一大片。东到大、小唐家口,西至朱家坟,南靠海河沿,北到祥发坑。 早年间只有铁道没有地道,遍地水坑沼泽、乱葬岗子,还有大片大片的芦苇荡子,零零散散分布着几个小村子,人口也不多,村民们土里刨食,农闲时去车站、码头、仓库干些零碎活儿,挣几个外快。由于天灾人祸不断,河北、山东等地的灾民吃不上饭,听人说九河下梢五方杂处,能养活穷人,便拖家带口逃奔至此。盖不起正经房子的穷人,只能结草为屋,打苇开荒,平泽挖渠,垫土培基,逐渐形成了铁道环绕下的一大片村落。当时的铁道疏于管理,外来的灾民也没见过火车,过铁道不懂避让,开火车的想刹车也刹不住,经常闹出事故,多次聚众索赔,引发了不小的冲突。最后由官府出钱,在铁道下挖了一条半露天的地下通道,上边过火车,下边走行人,这才有了“地道外”的别名。 有懂风水的人说过,自打开通了地道,若干村落形同一个大灶,地道相当于灶口。一阵阵大风灌入灶口,吹得灶膛里烈焰熊熊,将来必定百业皆兴,干什么什么火。到后来果应其言,随着四面八方的难民不断涌入,地道外人口骤增,一天比一天热闹。初来乍到的穷人,往往以卖苦力为生,比如拉胶皮、扯小套、打八岔、扛大包之类的力气活儿,早出晚归挣一天吃一天,勉勉强强饿不死人。渐渐混熟了人头地面儿,便有人勾结势力、拉帮结派,做起了行会生意,盘剥劳工,豢养打手,欺行霸市,大发横财。随着有钱人越来越多,供他们花钱的地方也多了。到得民国时期,地道外大街小巷、九衢三市,从早到晚人头攒动、络绎不绝,饭铺酒馆、曲艺园子、茶楼妓院一家挨着一家,有的是吃喝玩乐的去处。 在九河下梢为数众多的玩乐场子中,总也少不了“说书”这一项。地道外三教九流齐聚,大大小小的书场子随处可见。说书的先生分成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