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之战

[美] 道格拉斯·R.埃格顿
序言 罗伯特·维齐的查尔斯顿 南北战争结束之际,去过查尔斯顿的人这样描述这座城:“满目疮痍,惨遭遗弃,空房遍布,寡妇成群;码头锈迹斑斑,仓房荒废已久,成片土地寸草不生,楚楚生怜,如泣如诉。”然而,考虑到当年内战在此打响,想到1861年4月12日凌晨4∶30,海岸炮兵袭击萨姆特堡的场景,总统认为这场血腥的冲突也应该在原地画上句号。亚伯拉罕·林肯希望在这个州举行一场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由盛会。这里曾是约40万受奴役的美国人的故乡,至今也仍是一个以黑人为主的城市。1865年3月下旬,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就“应对时局变化的军事安排”一事致电总统,建议他邀请温德尔·菲利普斯、亨利·沃德·比彻这两位废奴主义者来。斯坦顿还认为: 让现役罗伯特·安德森少将在萨姆特堡升旗再合适不过了,4年前,他就是在此地被迫降下了同一面旗。在林肯的授意和鼓励之下,斯坦顿还请来了《解放者》报的记者威廉·劳埃德·加里森,《解放者》报在当时的波士顿素以反对奴隶制闻名。陆军中尉乔治·汤普森·加里森也获准休假,陪父亲首次造访查尔斯顿。由于当时的战争部希望来访者中有黑人活动家和军人,因此,弗吉尼亚自由人出身的少校马丁·R.德拉尼也在受邀之列,他是第一个担任陆军校级军官的非裔美国人。同样受到邀请的还有中尉罗伯特·斯莫斯,他曾是卡罗来纳州的奴隶,当年驾着偷来的南方邦联的运输船“种植园主号”离开了查尔斯顿港。后来,有人记起什么,便又邀请了老罗伯特·维齐,这位非裔美国木匠是1822年夏被那时的市政当局绞死的废奴主义者丹马克·维齐的儿子。 就在一个月前,也就是2月18日,这座城市被占领了。与此相应,第一批进城的是黑人军队。他们唱着约翰·布朗的《真理永远向前进》,鱼贯而入这座曾分裂国家、奴役黑人的军事堡垒。白人居民躲在屋里焦虑不安,黑人却涌上集会街和国王街,迎接他们的解放者。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扔掉拐杖,兴奋地叫喊,说自己不需要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