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特的最后纪事(上、下册)

[英] 安东尼·特罗洛普 著 [英] 阿里克塞·潘德尔 插图
前言 一 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1815—1882)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地位,经历过大起大落、时而受褒扬,时而遭贬抑,这不仅在英国文学史上没有先例,即便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不多见的,这一现象颇值得读者们玩味。 倘若把有志者的奋斗与成功,比作在茫茫大海上挥桨行舟,靠臂力、勇气和毅力划到彼岸,那么安东尼·特罗洛普正是这样一位当之无愧的有志者。他甫一投身文学就押上了大赌注。一八四三年至一八五〇年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以爱尔兰为背景写了三部小说和一个剧本,近二百万字的写作均告失败。他的第二部小说《凯利一家和奥凯利一家》出版后,仅仅印行了一百五十本,他的经济损失为六十三英镑十先令一个半便士。不仅如此,他的出版商还毫不客气地告诉他说:“读者显然不喜欢什么爱尔兰问题。你得不到半句鼓励你继续进行小说创作的话。”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甚至有点蓄意伤人,但说出了实情。当时的爱尔兰不过是“《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堂堂的“日不落”帝国的文坛,怎会屈尊对区区的爱尔兰问题感兴趣呢? 一八五五年,他的《巴彻斯特养老院》一书出版,一炮打响,从一八五五年到一八八二年他去世为止,这二十七年中他的代表作品有:六部巴塞特郡纪事系列小说《巴彻斯特养老院》(1855)、《巴彻斯特大教堂》(1857)、《索恩医生》(1858)、《弗雷姆利牧师住宅》(1861)、《阿林顿的小庄园》(1864)和《巴塞特的最后纪事》(1867),以及另一组系列政治小说《你能原谅她吗?》(1864)、《菲尼斯·芬恩》(1867)、《尤丝塔斯的钻石》(1870)、《菲尼斯回来》(1871)、《首相》(1874)和《勋爵的子女》(1876),另外还写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1875)等独立名著。算上早期的三部,特罗洛普一生共写了四十七部长篇小说,外加短篇、传记、游记、特写等十六部,成为当时英国文坛上的大红人,与他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