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世界和它的敌人

[日] 伴名练
想象力来自热爱——日本科幻“梗王”伴名练的世界 丁丁虫 有一个经验性而非统计学意义上的观察结论:科幻作家的出身背景固然千差万别,但成为科幻作家的经历却往往极其相似,大抵都是少年时爱上科幻小说,长大后走上创作道路。伴名练被称为“2010年代全世界最热爱科幻的作家”,其经历也是如此。 根据伴名练的自述,他早在小学二年级便喜欢上了科幻故事。他读完了小学教室后面图书角里的科幻书,又去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借阅。那时候正值日本九十年代的“科幻之冬”,几乎没有出版什么新的科幻作品,伴名练便读了许多七八十年代的故事。小学生的他用来区分科幻书籍的办法很简单,只看儿童书籍的封面封底有没有大大的“SF”。科幻小说吸引他的原因,是他想到书中描绘的奇妙世界也许能在未来成为现实,便不由得心潮澎湃。 科幻圈有所谓的“公交车理论”,意思是喜欢科幻的人总是在少年时无比喜欢,但成长到一定的年纪,对科幻的热爱就会慢慢淡去,就像只在人生的这一段旅途中搭乘“科幻公交车”一样。不过这一“理论”对伴名练并不适用。少年时热爱科幻的他,到了大学依然热情不减,加入了校园里的科幻社团。伴名练就读的是京都大学文学部,加入的社团自然也是京都大学科幻研究会。京都大学文学部可谓日本类型文学的重镇,小松左京、贵志佑介、森见登美彦等诸多科幻作家都出身于此。京都大学科幻研究会是在二战结束不久便建立的科幻爱好者团体,中间经历了数次重建,目前的社团是由日本著名科幻小说译者、编辑大森望重建起来的,大森望也是《三体》日文版的领衔译者。 伴名练在本书最后的致谢中提及了在科幻研究会里结识的诸多好友,这里只补充一点:某次访谈中伴名练被问起为什么这本小说集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女性,他回答原因之一是自己写的小说总要先给社团里的各位看,而写男性角色的时候会习惯性地代入身边好友,要是当事人在故事里看到了,自己和对方都会觉得害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科幻社团对他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