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挑战人性

潘楷文
推荐序 要不要挑战人性?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人性。 什么是人性呢?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你是人,你就有这个特性。人性,既不是神性,也不是兽性,既不神圣,也不低贱,因为这就应该是人本来的样子。 人性可不可以挑战呢?当然可以。 存天理,灭人欲,理智战胜情感,这就是在挑战人性。 男女授受不亲、缠足、太监阉党,这就是在挑战人性。 而向死而生、取义成仁、最美逆行,也是在挑战人性。 舍己为人、见义勇为、功成身退,也是在挑战人性。 心理学,就是想把这些包裹在语言符号之后的心灵本色展现出来,让人们看见。 比如说,孩子哭了,要不要马上去抱? 什么样的激励手段对员工最有用?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不对? 人所认为的世界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吗?望子成龙到底有没有用? 延迟满足就能成功吗? 站在吊桥上更容易收获爱情吗? 身体有自己的智慧吗? ………… 这些问题,真的有点挑战人性。所以,心理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做出回答。 有人觉得心理学是给人看病的,心理有病,得治。错! 有人觉得心理学是给人灌鸡汤的,喝了,上路。错! 有人觉得心理学是玄学,忽悠人的,闲了,聊5块钱的心理学。错! 其实,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无数心理学家做了很多精妙的心理学实验,在严格控制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设置情境,洞察人性。对! 但是,我敢保证,《实验心理学》是最难读的心理学书籍。 你知道那些心理学实验吗?心理学家做了那么多优秀的心理学实验,可惜,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因为看不懂。 这个时候需要有个人站出来,翻译一下那些神神秘秘的实验心理学家到底在实验室里拿白鼠、猴子和人做了什么。但是这样的翻译工作对这个人的要求很高,他既要懂专业的实验心理学家在干什么、说什么,又要会说人话。具备前一种能力的人本来就不多,具备后一种能力的人就更少,兼具两种能力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个人。“心理伽马刀”潘楷文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把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