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走心智的贼

于涵
图片 图片 中文版序言 语言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不仅仅是我们嘴里发出的声音或是笔下写出的符号;它是我们思维运作的根本。 当理想国的编辑问我想不想给我这本书的中文版加一个前言时,我欣然答应了。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20年了,这20年来,我天天用英文写作,脑子里走的是英文的想法、单词和句式。虽然我能流利地说中文,也能顺畅地读中文,但惭愧的是,我似乎已经不能轻松地用中文写作了。当我坐在电脑前、手放在键盘上时,我必须非常努力地用中文思考,才能尽量让笔下出来的文字显得自然,而不像是翻译出来的结果。就算如此费力,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尽如人意。 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感谢中文版的译者和理想国的编辑把我的书《偷走心智的贼:阿尔茨海默病的故事》(Mind Thief: The Story of Alzheimer's)变成了中文,带给了中国的读者。翻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我们必须转变已经在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就算能做到这点,一些说法、语气和感觉有时候真的是无法翻译的,就像我小时侯在中国看译制片一样,有些东西听起来总觉得有点怪怪的。翻译科普书籍可比翻译电视剧更要难得多,有很多术语需要转换,理论需要重塑,文献需要核对。这本书译者和编辑非常优秀,工作非常认真,《偷走心智的贼》反映出了他们的专业和付出。 阿尔茨海默病是人类的大敌,对中国民众也不例外。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以及不断攀升的老年人口,阿尔茨海默病对国人将是(确切地说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偷走心智的贼》能让更多国人不仅知道这个病的名字,还对它的历史、来源、研究和治疗有更深入的了解。 20年前,当我还在中国时,Alzheimer's(阿尔茨海默病的英文名称)的中文名字是“老年痴呆症”。这个译名让人觉得Alzheimer's并非什么特别的疾病,只是衰老的必经过程——至少我当时是这样想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