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

[英] 格雷厄姆·拉姆斯登
孩子从生活中学习 多萝西·劳·诺尔蒂 (Dorothy Law Nolte) 生活在批评中,孩子学会指责, 生活在敌意中,孩子学会争斗, 生活在恐惧中,孩子学会忧虑。 生活在同情中,孩子学会自怜, 生活在嘲讽中,孩子学会固执, 生活在妒忌中,孩子学会羡慕, 生活在羞耻中,孩子学会愧疚。 生活在鼓励中,孩子学会自信, 生活在宽容中,孩子学会耐心, 生活在赞扬中,孩子学会感恩。 生活在接纳中,孩子学会去爱, 生活在欣赏中,孩子学会爱自己, 生活在认可中,孩子学会找寻目标。 生活在分享中,孩子学会慷慨, 生活在诚信中,孩子学会真诚, 正活在公平中,孩子学会正义。 生活在善意和关怀中,孩子学会尊重, 生活在安全中,孩子学会相信自己和他人, 生活在友爱中,孩子会懂得这个世界很美好。 推荐序 愿天下无“欺” 欺凌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有研究表明,全世界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都遭受过某种或多种形式的欺凌。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对其的普遍应用,也产生了网络欺凌。相比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等其他欺凌形式,网络欺凌具有更加隐蔽、不可预测等特点。 欺凌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深远的负面作用。欺凌会使被欺凌者以及旁观者产生各种身体不适,包括腹痛、头痛、厌食以及睡眠障碍等,同时可能会引发焦虑、紧张、孤独、自尊感下降等心理上的问题,严重情形可能会使被欺凌者产生自杀想法或企图自杀。 欺凌还会影响个体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研究表明,曾遭受欺凌的儿童在成年之后患上精神疾病、焦虑障碍以及做出高风险行为,如酗酒、吸毒、抽烟和不安全性行为的概率更高。欺凌不仅会对个体产生非常不良的后果,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很多时候,仅仅关注事件本身,而不是事件产生的原因,往往并不会让事件的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欺凌也是如此。过度关注欺凌行为本身,而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