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创世纪:任洪渊纪念文集

李静
图片: 任洪渊1937—2020 第一辑 当代诗歌中的踽踽独行者 滂沱大雨,送诗人任洪渊远行 吴思敬 8月18日是送别诗人任洪渊的日子。当我赶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告别室的时候,瓢泼大雨下得正急,告别室外的凉棚被诗歌界的朋友和北师大的师生挤得满满的。告别仪式进行期间,大雨如注,天人同哀。望着躺在鲜花丛中任洪渊消瘦的遗容,我不禁悲从中来,想起他那坎坷而又散发着诗意光芒的一生。 我是1979年认识洪渊的,当时我们都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分院执教,他教古代文学,我教文艺理论。那时他还没结婚,没有自己的家,就跟学校借了一间办公用房权当宿舍。那个阶段我们接触最多。我每到校上课、开会之余,常去他那蜗居里与他聊天,听他谈自己的新作,朗诵自己的诗。他有个习惯,每天醒得很早却不起身,而是在床上反复琢磨他的诗,等腹稿酝酿成熟,一篇完整的诗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了。他要结婚了,向学校申请房子,学校解决不了,他提出调到他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那里答应给他一居室的房子。他搬走后,我就难得听他背诵新作了,但我们还是能经常见面。我们都是北京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的成员,他是主任,我是委员,常有机会一起参加诗歌活动。后来北大诗歌研究院和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举行学术活动,也总会向他发出邀请。我们私下的交往一直未断。20世纪80年代,我住在王府井菜厂胡同7号,地处闹市,交通方便,我家遂成为诗人们常来常往的地方。诗人们聚在一起,免不了要谈诗、朗诵诗。有一次我爱人下班回来,推着自行车刚进院子,就听见我屋子里传出高亢的朗诵声,一推门,原来是任洪渊诗情爆发了。 20世纪50年代,任洪渊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时代开始诗歌创作。他俄文非常好,酷爱普希金、莱蒙托夫、叶赛宁、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等俄罗斯诗人。他对诗歌的挚爱与早期积累,使他一旦找到出口,喷薄的诗情便夺口而出。1977年他开始发表诗歌,与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