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藉之书

[英] 大卫·惠特(David Whyte)
致中国读者 作家最奇妙的体验之一,就是那些原本只属于自己的深刻而孤独的隐秘时刻,被语言捕获后去到世界遥远的角落,和完全陌生的人相遇,甚至走进他们心灵的最深处。《慰藉之书》就是以这样一种私密甚至秘密的方式开始的,却奇异地成了世界各地读者们喜爱的书。和人们喜欢阅读它一样,它的写作过程也令我愉悦。部分地是因为它是在很多遥远、不同、甚至陌生的环境里完成的。 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传统和值得骄傲的文化。在我的想象中,她充满强大的文化活力,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及远见卓识。想象本书将在那里遇见新的读者,新的心灵与头脑,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友谊,这种期待实在令人着迷。 本书完成后,我才意识到书页间承载着一种更深的含义:一个词语,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到突然跳转深入其中,只需直接、勇敢地向前迈进一步;但就是这一步,语言瞬间实现了转化。这些词语从日常的普通用词,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它们因此而成了书中那些简洁的标题和章节。 书中的每个词都是我希望重新修复的。我想把它们作为礼物,回赠给日常中的人们,希望它们在实践中得到深度练习。我想挽救那些因过度使用而变得过于熟悉的词,提醒人们它们珍贵却被遗忘的真义。很多日常中被大量使用的词,我们其实并不真正理解它们,没有尽力或者不辞辛苦地去实现它们可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的意义。因此,本书的每章都是一种尝试,试图帮助一个词恢复其源自祖先的意义,使其回归完整和真实。因此,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这些尝试是让我们重新回到自己,是在创造一种语言。为那些日常生活里看似熟悉的词语,创造一种可以匹配的表达方式,展现其内在非同寻常的深刻性。 作为诗人、哲学家和演讲者,《慰藉之书》陪伴了我的旅行生活。我会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开始写作:巴黎和伦敦的餐馆,西班牙的咖啡馆或酒吧,罗马烈日高照的广场废墟;我躲在爱尔兰西部寒冷而沁人心脾的山腰的一块岩石后面写;我缩在威尔士朋友农舍家的壁炉旁写;在拥挤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