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

[日] 清水洁
本书摄影: 黑住周作(第二章) 手塚昌人(第五、十一章) 本书提到的人物, 皆采用当时的年龄及头衔。 序言 如果你手边有一份日本关东地区的地图,请随我一起打开它,以北部某个地点为圆心,画出一个半径十公里的圆。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居住着普普通通的人们。房屋鳞次栉比,孩子们在阳光下嬉戏,到处欢声笑语。 要是告诉你,在这个小小的圆形区域内,十七年间有五名女童无故失踪,你会作何感想?这些小女孩有的至今下落不明,有的被找到时,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而且,凶手尚未落网。 这不是小说情节,这是活生生的事实。 “这么一个小地方,会对小女孩下手甚至杀害她们的人不可能有很多。”一位失去女儿的父亲认为,这是同一个凶手在连环作案。 我深以为然。 可如果侦查机关不这么认为呢?如果他们逮捕了其中一起案件的凶手便以为大功告成了呢?如果这个被抓捕归案的“凶手”是清白的呢? 这是一个普通的居住区,也许就是你现在住的地方。在路上、公园、弹珠游戏厅、超市,你可能每天与逍遥法外的杀人凶手擦肩而过。也许你有一个年幼的女儿、妹妹或孙女,在下一个被害人出现之前,谁能保证明天卷入案件的不是自己珍视的家人呢? 现实中就是会发生这么残酷的事,例如“足利事件”。 警方以诱拐杀人的罪名逮捕了一个名叫菅家利和的男人,检方随后提起公诉,最高法院做出无期徒刑的判决。整个过程被媒体争相报道。因杀人案而胆战心惊的居民纷纷松了一口气,安心回归各自的生活。 但菅家是清白的。由于失当的侦查、杜撰的证据、虚假的供述,菅家被关押在狱中十七年半。日本最高法院的一个决定,剥夺了一个无罪之人的自由与时间;更可怕的是,还给了真凶“特别恩典”——一个名为“时效”的沙漏。就算日后日本司法机关承认了失误,还菅家一个公道,真凶依然获得了“免死金牌”。 真的就此作罢吗? 倘若冤案已经平反,警方是不是可以重新立案侦查?检方也应该立即行动。还有媒体,难道就不用报…